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实验室副主任杨必胜教授接受《GIM International》专访

童珮灵 2022-02-21 浏览

转载自公众号 测绘遥感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日,实验室副主任杨必胜教授接受了国际权威测绘杂志《GIM International》的专访,分享了对地球空间信息产业的现状和未来的想法,重点围绕市场趋势、技术驱动因素和挑战,以及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发表看法。杨必胜教授团队受邀翻译该篇访谈,特此分享、以飨读者。



Q

新冠疫情对您的业务产生了哪些影响?

新冠疫情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疫情期间,大量的线上会议使人有些疲惫,但另一方面,我更多地思考测绘遥感、地理空间信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冠疫情防疫对全球的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为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学者,我们应该利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例如,新冠疫情对物流的高效配送提出了新的需求,这需要高精度地图、室内定位和目标检测等技术。我们是这些领域的专家,所以我们要积极投入,抓住机会,为地球空间信息创造新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Q

您认为未来几年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主要的市场趋势是什么?

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技术,积极参与新冠疫情防控,为用户提供疫情监测分析、预警、流量监测等智能服务。对中国而言,数字新基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涉及 5G 、超高压电网和高速城际铁路、电动汽车、双碳、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地球空间信息技术是数字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几年里,诸如基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地下基础设施及空间探测、新型成像传感器、数字孪生,以及泛在定位和导航等都将得到有力的推动和发展。    


Q

您预计哪种技术在未来几年中对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更加重要?

空间位置/语义计算是位置智能的关键。它刺激了低成本、轻量级、节能、小型传感器的空间信息收集、计算和理解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系列技术与应用,如:数字孪生,机器人地图智能构建技术和地下空间的探测等。一方面,新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应着眼于有效提高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感知系统的成本和重量;另一方面,新的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更多的领域和应用,如能源、交通和公共卫生,从而为政府和终端用户提供智能解决方案。    


Q

您认为近期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冠疫情将一定程度上继续限制线下会议和实地考察,从而影响工业界和学术界之间的知识共享。二,需要新的空间智能理论和方法支撑高效率和智能的地球空间信息解决方案,解决类似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防疫对空间信息实时性的迫切要求;地球空间信息软件和解决方案必须向用户提供具有鲜活空间信息的实时服务。三、需要研究面向新型交叉领域的地球空间信息成套科学决策方案,从而从地表观测走向地下、深空和深海。    

Q

由于气候危机,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更安全和更可持续的世界。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低碳"绿色"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目前,世界上约有 30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另有约 100个国家正准备提出这些目标。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等应为此贡献应有的力量。我们应充分利用AI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观测成像数据,发展时空大数据分析,空间位置智能,推动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碳排放和碳储存以及绿色低碳经济。同时,我们应更加重视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监测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城市微气候(如:热岛)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风险(如:高速铁路),能把生命财产的损失降到最低。    


点击此处获取访谈原文





《GIM International》总部位于荷兰,已有30年的发展历史,是专注于全球地理信息产业学术研
究以及市场调研的专业权威杂志。杂志纸质印刷版本分发到170个国家的数千名行业专家和3000
多个地理空间企业,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

杨必胜,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智能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点云处理、空间智能、遥感与GIS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担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点云处理工作组联合主席、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 编委、《测绘学报》编委、《遥感学报》副主编、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激光雷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2019年全球Carl Pulfrich奖,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测绘科技进步特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各1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1部。    


来源:GIM International
供稿:杨必胜
编辑:何婧琳
审核:陈莉琼
编审:党政办公室
投稿:hejinglin@whu.edu.cn